东平水浒影视城,东平大宋不夜城

东平水浒影视城兄弟景点假期旅游来东平就够了

东平作为水浒传的发源地,是一做有山有水有湖有湿地有深林公园的绝佳旅游城市,推荐一下东平水浒影视城的兄弟景点,来东平旅游不能错过

尚书林

尚书林位于东平县梯门镇。年代为明。 2013年,尚书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棘梁山石刻

棘梁山石刻 棘梁山,又名司里山,随着最近几年梁山的名声逐年提高,为开发此山,所以改为此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西5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原梁山县城北1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中国北方"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宋江、晁盖等首聚于此,又增加一些传奇故事。 此山原建有殿堂庙

万里旧居(东平县工委纪念馆)

万里旧居(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位于山东东平县,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主要展示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展现万里同志光辉的革命历程,是重要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东平县工委纪念馆和万里旧居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县工委纪念馆坐北朝南,出入口处设牌坊,东部设照壁,南侧为广场,东南角设休息室,以游廊连接休息室和纪念馆,游廊内主要布置万里同志

青峰山摩崖造像

青峰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城南青峰山西山谷北侧。为佛教摩崖造像。造像有两组,第一组近于山巅,呈扇形分布,为宋代造像。中间为一佛二弟子像,佛高1.5米,结跏趺于须弥座上,两耳垂肩,高肉髻,著通肩式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左右崖上又各分布有九尊罗汉像,合为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二组造像在第一组下方60米处,为三世佛像,均高近2米,结跏趺于须弥座上,著双领下垂式袈裟,面部凸圆肥胖,较为丑陋。此三像

东平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州城内,为县内回民宗教活动场所。占地约6亩,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民国及现代均有维修,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坐西向东,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前殿、后殿、观赏台等。其中前殿为主殿,起脊灰瓦顶,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3间,内为四梁八柱梁架结构。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撑,灰瓦顶。后殿和前殿有天沟相连,五脊攒肩式顶,斗拱结构,造型奇巧。其装饰具有独特的阿拉伯民族风格。

腊山古建筑群

腊山古建筑群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北山体间,东临东平湖,为一处道教建筑。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民国之际均有维修。有峰云观、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虎洞等古建筑,分布在呈 字形的石阶盘路周围。其中峰云观内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与邱祖阁为连体建筑,全高7米,面阔3间。砖石结构,阁在上,平顶,边缘有垛口。观北有明正德年间所建乐台一座,柱上有楹连曰"声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腊山又是一处风景

祥龙观

祥龙观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半山腰处,南临东平湖,为一道教宫观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寺依山而建,寺门向西,内有玉皇殿、三清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其南建有南天门一座,均为明清时期建筑。院内有明、清碑刻数方,院外有龙吐柏、神仙井等自然奇观。祥龙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昆山月岩寺

昆山月岩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为一处寺院建筑。寺座北向南,门向西,面积约3千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左右配殿和后殿,为前后双重院落,其中大雄宝殿向南,面阔三间,进深7.4米,高8米,抬梁式木质结构,歇山式灰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质钟楼一架,高4.5米,四角攒顶,宋代小虚观塔一座,全石质,高3.5米,瓦垄顶,均造型精美。还有碑刻数方及摩崖榜书题字,

东王林(王宪墓)

东王林(王宪墓)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梯门村西、望山之前山坡地上。墓封土堆高1.5米,直径6.5米,前立明嘉靖十九年墓碑,上有"光禄大夫勋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康毅荆山王公墓"等题字。墓前神道上现存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左右对立,形体高大,其中文、武官石俑通高近3.5米。还残存石门坊一座、华表一对。原墓区内有石门、林墙、神道碑、柏树等,均毁于"文革"中。东王林(王宪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墓山汉墓群

百墓山汉墓群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柏松山村西百墓山上。相传,山周围有汉墓百余座,故山俗称"百墓山"。其中有近年来发现的一座墓葬,为全石结构中型汉代画像石室墓。墓室完整,葬品已早年被盗。南北长近9米,东西宽6米,高近3米。墓门向东,分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几部分,后室外有回廊。画像内容主要分布在前室和左右耳室上。内容有谒拜图、乐舞图、丰收图、白虎、方相氏和五铢钱币等。运用浅浮雕和平面线刻两种雕刻技法。前室

王村墓群

王村墓群位于东平县东平镇王村村南、村北,为汉代封土堆墓葬。现存墓两座,村南1号墓,封土堆高14米,直径40米;村北2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土质为灰白淤积泥。两墓均夯土层明显,保存基本完好,墓室结构及葬品不详。原王村周围有不少汉代封土堆墓葬,均在"文革"中被扒毁。王村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沟坝遗址

沟坝遗址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沟坝村西处山间台形地上,面积约6300平方米,为商周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0.5—2米。土质灰褐色,地表暴露遗物有夹砂褐陶鬲足和泥质灰陶粗豆柄、厚壁罐、兽骨、蚌片等。一般陶器多饰绳纹。南部有一方形灰坑,边长1.5米。沟坝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为于东平县老湖镇梁林村西,西邻蚕尾山。为宋代梁氏官宦及其后代的墓葬群。以宋太宗至道三年太平军节度使梁维忠建址,"父子状元"梁颢、梁固、呈相梁子美等均葬于此地。墓葬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毁掉,其中有一些宋代壁画墓,出土有铜驼、铜壶、石砚及墓志等。墓区内现有梁维忠、梁固墓碑和梁子美神道碑以及数件大型龙首碑帽。其中梁子美神道碑高6.5米,宽1.5米,厚0.6米,螭首蚨座。分别有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敏、

北桥墓群

北桥墓群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展营村内,为后汉东平国献王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墓群原有9座,俗称"九子冢,"皆封土堆高大,从南向北呈"八"字形依次分布。其中最北一座1号墓即献王墓,现存封堆高20余米,直径300余米,夯土层明显。其它2、4、8、9号均现存有不同程度的封土堆。5、6、7号墓在"文革"中被扒毁。1958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内出土有较完整铜镂玉衣一套

理明窝摩崖造像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其中最高者176厘米,最小者仅有10厘米。造像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长安之年"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均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面相丰腴,眉眼细长,身体上宽下窄,呈现出强健的力度美感。头光为双层桃形火焰纹并施彩绘,内层有化佛七尊。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除形象稍逊于第一期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戴庙乡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年代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宝冠,面相浑厚,手施说法印,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倚座于宽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连"龛像,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

东平故城

东平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处,为两汉之际东平国王城遗址。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城址内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还残存有汉代夯土城墙。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近年来,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家具。东平故城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河村

侯河村地处东平湖畔,紧邻滨湖大道,交通便利,依山傍水,全村 1420 人,480户。村南六工山位于东平湖西岸,主峰海拔189米,面积约4.6平方公里,自然景色峻峭秀丽。它由十二个山峰组成,每两个连成一个工字形,共六个工字形;而在山北面看像个"六"字,在山西面看又像个"工"字,故名六工山。2009年10月投资2亿余元承建该项目,建成了包括山寨、水寨、忠义堂等在内的六工山水浒影视城,2010年5月竣工

楚霸王项羽墓

楚霸王项羽墓位于旧县乡驻地旧县三村东。传说为项羽头颅墓。据《史记•项王本记》载:"项王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谷城,即今旧县乡。原墓规模宏大,占地为60亩,封土高达10米,直径约300米,前有一冲沟,宽20余米,深3-4米,名

东平县水泊人家

东平县水泊人家投资80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共有餐厅20间, 2010年6月26日开业,从业人数12人,2012年营业收入38万元。主要活动项目:东平湖观光旅游、鱼鹰捕鱼、垂钓、划船、婚宴等农事活动。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北门居委会配套服务设施: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共有餐厅20间。

桑园村

桑园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腊山的南侧、北临著名的湖心岛,美丽富饶的东平湖南岸,风景秀丽的棘梁山脚下,西临戴庙镇政府和220国道。全村共478户,1495人,无耕地,纯属纯渔业村,是一级湖内二十三个自然村在湖内筑台而组建成的一个行政村。二级湖堤从村中贯穿东西,拥有水面3万余亩,渔船380多只,村民全靠湖内捕捞作业生息。2010年以来,我村紧抓我县旅游大发展的先机,借助东平湖的历史文化遗韵和美丽的自然风

北吉城湿地乐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凡到过北吉城湿地乐园的人,无不留恋往返,无不惊叹这里的山青水秀好景致。北吉城湿地乐园依山傍水,与东平湖一堤之隔,生态环境犹如世外桃源古朴自然,是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一、旅游资源1、湿地北吉城湿地集水乡特色、仿宋建筑于一体,再现宋代时期水乡渔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水车、风车、农船,尽现农家生活的乐趣,前是宽阔水面,波光粼粼,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荷塘、小溪,

刘所村

刘所村地处大汶河北岸,地处戴村坝景区,汇河自然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735人,205户。戴村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第二都江堰"之誉,"戴坝虎啸"为东平的新八景之一。汇河自然风景区风光旖旎,极具自然、生态、休闲特色,与原汁原味的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体验融为一体,是娱乐休闲的绝佳去处。一、戴村坝。戴村坝全长1500米,从南向北由乱石坝、滚水坝、玲珑坝三部分组成。大坝气势雄

东平博物馆AAA

东平博物馆是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集中展示东平历史文化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标志性建筑。东平博物馆北望白佛山,南傍文化发展中心广场,总用地面积48426.75平方米(72.64亩),建筑占地面积4160.77平方米(6.24亩),总建筑面积14005.88平方米,地下一层、面积2061.26平方米,地上三层,面积11944.62平方米,高度18.2米,内设阅览室

白佛山石窟造像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西侧的白佛山。造像初雕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唐代和五代至宋初均有增刻。白佛山石窟造像现存138尊,多为佛教内容。其中第一号窟内的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唯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曼延的大量文字

东平水浒影视城

水浒影视城是80集新版《水浒》拍摄基地,是山东省水浒之旅旅游带上的重要景点,主要建设了府邸衙门、英雄府院、街区铺面、市井商家、酒楼茶肆、宗教寺庙、牢城营、紫石街、水街、王爷府、太师府、太尉府、青楼、樊楼、瓮城、御龙坊、东京汴梁御道等仿宋代建筑,古风浓郁,工艺精湛,细致逼真,营造了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氛围。在完成80集电视连续剧新版《水浒》的拍摄后,又陆续开拍了《剑侠情缘》、《卜案》、《刑名师爷》、《

东平贯中园景区AAA

贯中园景区坐落于东平县城区罗庄村,是"水上东平游"线路的一个重要景点,也是一处集藏品展览、资料查询、学术研究、碑林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为纪念罗贯中这位著名古典长篇小说家,继承和弘扬东原历史文化,建设了贯中园景区。景区占地面积3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由曲阜古建筑学院设计,仿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主体建筑有贯中堂、水浒苑、三国苑、贯中居、

仲子读书处

仲子读书处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子路村内,又名"子路祠",始建于宋嘉佑四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坐西向东,依山坡而建,二进院落,以大门、二门、仲子祠正殿为轴线,左右各一瓦殿,构成一个严谨的建筑群。正殿仲子祠为立山式建筑,面阔3间,灰瓦顶,滴水勾檐。大门有清光绪年间刘洪恩题写的"仲子读书处"匾额。仲子读书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石悬崖AAA

黄石悬崖是大自然的造化,因这里黄崖万例,似刀削斧劈,直指苍穹,有瞬间倾倒之势,所以故名"黄石悬崖"。崖下古木参天,古刹隐藏其中,清泉四季不烟,风景十分优美。黄石悬崖下面原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总神殿",据地方志记载,200年前殿宇宏伟,主殿内塑有神像72尊,每年古历四月初庙会,前来总神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人们把塑好的神像请来供奉在总神殿内。香火盛时,总神殿内供奉神像总数增至800余尊,日日香

六工山风景区AAA

六工山,位于东平湖北岸,由12个山峰组成,每2个连成一个工字形,共6个工字形,故名六工山。主峰海拔189米。山上的建福寺,曾叫"李密窝",后叫"理明窝"。传说,瓦岗军首领李密为官军追逼至六工山,此山山高林密,李密单枪匹马逃进寺院。那时兵慌马乱,寺里的僧人早无踪影,殿宇内蛛网层层,灰尘遍地。李密放开缰绳由马跑入山林,自己则躲进了正殿泥塑金身的大佛像后面。官军追至,四处搜寻,欲进正殿,而看那蛛网尘土,

白佛山风景区AAAA

白佛山又名危山、金螺山,俗名"白虎山",海拔370米,山虽不高,却是十里长山之首。十里长山,自北向南,绵延十二华里,大小数十山头,峦峦相连,峰峰相峙,白佛山为最南首,拔地而起,如巨龙对天长啸,若猛虎横卧东原,危岩绝壁,狮崖熊峰,古人称其"山势奇绝",一点也不过份。白佛山象一尊正襟端座的弥勒佛,佛仰天大笑,威严大方。白佛山苍松翠柏,远看一片葱笼,近看巨石嶙峋,山石与林木相掩映,给人以既雄又丽,刚中含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腊山,又名"小岱峰",为国家森林公园,属AA级景区,其主峰海拔258.4米。它虽然没有泰山之高大,黄山之雄伟,但它小巧玲珑,风格独特,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水奇清、景奇幽、石奇美"之称。更兼它坐落在烟波浩渺的东平湖畔,天光照水,碧波浩渺,舸姿帆影,风月翠霭,美不胜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互相辉映,构成独特的游览景区,自古被誉为"小泰山"、"小岱峰"。腊山森林公园景点众多,72座山峰各有特色。

洪顶山摩崖刻经

闻名国内外的洪顶山摩崖刻经。自从1989年发现以后,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观看刻经。它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因"安道一佛教"观念是"涅若性空"观,他在此处书刻的是"文殊若","摩诃若"经等。东边是属名"僧安道一"的"文殊若"刻经。-出自梁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译本中。全文共98字,文中

父子状元坊

"父子状元坊",是为宋代著名的梁氏父子二状元而修建的原坊为木质结构。因"朽不可支"后有兖州刺史金一凤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修并改为石坊。原坊全曲阜石石质、四柱三门式,中题"父子状元"四个字。两旁对联曰:是父是子同作状元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正楷书体,笔力雄健,庄重大方,均出自金一凤之手,可惜石坊在"0"中被损毁,现在这座石坊是依原样恢复起来的。父状元名叫梁灏,宋雍熙二年(公

司里山风景区

司里山原名"棘梁山",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梁山",又名"立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我国北方一带最早"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北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晁盖等英雄首聚于此,使山又增加了一些传奇故事。此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山原建有殿堂庙宇,且儒、释、道俱全,时间大约是在我国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最前边的

泰安戴村坝AAA

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县城出发,沿大清河东行20多华里,一座大坝蓦然跃入眼帘。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

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区AAAA

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区,位于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水泊,依群水域的东平湖西畔,依傍黄河,是国家旅游总局推出的"水浒"旅游热线核心景区、游山嬉水的绝佳去处。湖岸"七十二山峰"险峰幽壑,道教胜迹、石刻艺术溶为一体,山被誉为"小岱峰"、湖被誉为"小洞庭"。由此,可近看梁山、南游曲阜、北走泰山、毗邻景阳岗、光岳楼、曹子建墓等胜地,胜景重重,古迹处处。历史上,周穆王曾来此狩猎,隋代瓦岗军首领李密曾在此


[日期:19-08-21] | 来源:原创
关键字:东平水浒影视城

东平水浒影视城简介

东平水浒影视城(也叫东平大宋不夜城)主要由端王府、太师府、太尉府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是以施耐庵、罗贯中长篇小说《水浒传》为建筑蓝本和唐宋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为了提升东平旅游产业形势,东平县积极谋划转型升级,寻求文旅发展新模式,东平水浒影视城以现有景区为基础,改造提升水浒影视城主街区、辅街区25000平方米。突出“灯光、演绎、美食”核心元素,悬挂灯笼15000个,安装亮化牌楼30余个,制作花车、东平湖女、发财兔、麒麟等巨型雕塑10个,招引文化创意、餐饮小吃、特产非遗等各类业态38家,同步进行东平湖美人鱼、雾中仙、石中玉、三手棋圣等10余种行为艺术表演,着力丰富夜游、夜宴、夜购等经济形态,全力为游客呈现出流光溢彩、美..[详细...]

基地地址:山东 · 东平县
版权所有:东平水浒影视城 (东平大宋不夜城)